馬修斯亞洲:中國市場可以在沒有美國的情況下生存下去
中國政府的一系列監管措施,包括清掃中國校外培訓產業的舉措,已經讓美國投資者感到恐慌,并加強了對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審查。但馬修斯亞洲(Matthews Asia)首席投資官羅伯特·霍羅克斯(Robert Horrocks)表示,中國一些最大的互聯網公司當前的估值水平,已經反映了它們在最近一輪拋售后所面臨的風險。
追蹤外國投資者能夠持有的中國企業的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中國指數(MSCI China index)自2月中旬以來已經下跌了逾四分之一,原因包括中國政府公布了反壟斷措施,加強了對數據安全的審查,以及打擊教培產業,試圖提升中國不斷下降的出生率等問題。這一后果加劇了美國強化對中國上市公司審查的努力。
霍羅克斯長期投資于亞洲,在加入管理著近320億美元資產的馬修斯亞洲公司(Matthews Asia)之前,他是未來資產管理公司(Mirae Asset Management)駐香港的研究主管。《巴倫周刊》采訪了負責馬修斯亞洲增長與收益基金(Matthews Asian Growth & Income fund, MACSX)的霍羅克斯,談到了中國最新的監管舉措,中國可能對許多中國企業在美國上市時使用的VIE結構采取什么措施,以及這些最新舉措意味著中國如何看待私營企業。?
《巴倫周刊》:你如何看待中國最近的監管措施,包括針對課后輔導公司的措施?
霍羅克斯:這絕對不是對中國私營企業或外國資本的攻擊,而是中國領導層非常關注的一個獨特的社會問題:少年兒童在很小的時候就感到學習壓力很大。
《巴倫周刊》:中國政府針對校外培訓公司采取的措施,基本上顛覆了它們的商業模式,把外國投資者拒之門外。這種情況會在其他領域發生嗎?
霍羅克斯:這只是一個特定行業的情況。很多人推斷中國政府將會借此追擊商業企業和私營企業,事實絕對不是這樣。中國明白他們需要私營企業。私營企業為中國大城市提供了80% 的就業機會,也提供了類似比例的新技術和創新,這當然是中國想要推動的。但是如果你只是增加孩子們的學習負擔,并為此收取高額服務費用,這些事情會激怒底層民眾,滲透到他們的組織,黨對此必須做點什么。
《巴倫周刊》:此前,螞蟻集團的 IPO 被取消,監管機構公開指責螞蟻和阿里巴巴集團的聯合創始人馬云。這讓你感到擔心嗎?
霍羅克斯:中國對大公司沒問題,但他們確實對大企業家或商業領袖有問題,后者試圖利用這種影響力來施加政治影響。我們已經在歐洲和美國看到了這種情況,但中國不想走這條路。
《巴倫周刊》:投資者是否應該重新評估他們愿意為中國公司股票支付的價格?
霍羅克斯:目前,(風險溢價)已經很高。大型互聯網公司的市盈率比全球同行低了30% ,其市值約為全球同行的三分之一到十分之一,看起來這已經足夠了。
《巴倫周刊》:投資者是否應該對這些互聯網公司的估值進行與全球同行不同的考慮?
霍羅克斯:你應該把這些企業視作不能獲得壟斷利潤的壟斷企業,大公司將承擔下監管成本。這些公司具有很好的壟斷市場地位,但出于保護消費者權益、數據隱私等原因,中國政府不會允許它們通過政府認為對社會不利的方式賺錢。
《巴倫周刊》:中國加強對數據的審查將對這些公司產生什么影響?
霍羅克斯:如果說有人可以訪問數據的使用情況,中國希望它掌握在政府手中。當你想到社會控制的時候,這些事情可能看起來很可怕,但是對于(公司)來說,這意味著他們不能像西方公司那樣將這些數據貨幣化。互聯網公司是偉大的企業,但不要按照自由放任的壟斷者地位來為它們定價。
《巴倫周刊》:VIE 結構長期以來一直存在爭議,因為美國投資者持有的是一家離岸實體公司的股份,而不是中國公司。這對外國投資者來說意味著什么?
霍羅克斯:中國官員曾表示,VIE結構對于中國金融體系非常重要。他們確實希望發展自己的債券市場和股權市場,他們將鼓勵企業在香港投資和上市,而香港也正在降低在其交易所上市的難度。
《巴倫周刊》:限制美國在華投資的呼聲越來越高,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也加強了對中國企業上市的審查。你怎么看這件事的發展?
霍羅克斯:美國政府能做的事情是有限的。美國投資者占中國內地和香港股市總市值的比例不到3% ,為了市場的健康發展,中國市場可以在沒有美國的情況下生存下去。
《巴倫周刊》:一些投資者擔心,中國政府的下一步行動不夠透明。
霍羅克斯:北京方面已經表明過他們將要采取的行動。他們表示,他們對教育業的部分領域感到擔憂已經有一段時間,并希望改善醫療保健服務,擔憂房地產行業和投機行為,希望增加進入中國資本市場的機會,改善公司治理,關注投資回報,提高效率。他們說他們正在尋找更好的環境結果,它們非常具體,也相當開放。
《巴倫周刊》:在這場拋售中,機會在哪里?
霍羅克斯:在醫療領域,監管正在釋放市場,允許創新型企業獲得融資。我們正開始看到規模的增長,這是我們正在尋找的一個領域。例如,當你關注環境問題時,電動汽車領域(不一定是汽車制造商,也包括零部件制造商)看上去都很有吸引力。電子商務企業現在看起來價格很有吸引力。許多人忽視了一個事實, 那就是最大的監管風險存在于那些你知道監管即將到來,但還尚未采取行動的國家。
《巴倫周刊》:謝謝你,羅伯特。
文|《巴倫周刊》撰稿人列什瑪·卡帕迪亞(Reshma Kapadia)
編輯|彭韌 翻譯 | 小彩
版權聲明:《巴倫周刊》(barronschina)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英文版見2021年8月3日報道“Why This Longtime Asia Investor Thinks the Reaction to China’s Crackdown Is Overblown.”。(本文內容僅供參考,投資建議不代表《巴倫周刊》傾向;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