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在華為廢墟上的小米,能坐穩“全球第二”嗎?
8月10日,時長三小時的2021雷軍年度演講暨小米秋季新品發布會成功落幕。在發布會上,雷軍不僅帶來了“只要9999”的機械狗,還有小米MIX 4、小米平板5、小米首款高端智能音箱、小米第二代OLED電視等一系列新產品。
同時,雷軍還宣布,當年首批搶到小米手機1的機友可以獲得價值1999元的小米商城紅包,1999正好是小米1當年的售價。
雷老板的硬氣是有底氣的,IDC數據顯示,2019年底到2021年二季度,小米的全球出貨量從8.9%攀升到驚人的16.9%,超過蘋果位居全球第二,在6月甚至超過了三星,占到全球銷量的17.1%,而三星則為15.7%。
(圖中顯示為2021和2021年第二季度數據,數據來源IDC官網)
大家是不是覺得這劇本有點眼熟?
2019年,華為首次全年智能手機出貨量超越蘋果,以2.406億位居全球第二,市場份額為17.6%。當時,小米的市場份額略低于10%。
(圖中顯示為2019和2020年第四季度數據,數據來源IDC官網)
華為隨即遭到美國的封鎖與打壓,受到疫情與芯片禁運的多重影響,2021年智能手機出貨量出現“斷崖式下跌”,直接跌出全球前五,只能被列在“Others(其他)”之中。
雖然“花粉”們“永遠支持華為”的口號是美好的,但現實是殘酷的。市場上沒人會等著你,一塊地盤空出來,立刻就有千軍萬馬來瓜分。
而在全球智能機巨頭中,小米無疑搶到了最大的那一塊。
問題又來了,在全球缺芯,市場動蕩的疫情時期,小米能守住這塊華為被迫讓出的蛋糕嗎?
至少目前來看,比起把工廠遷到越南的三星,小米沒有因疫情擴散導致生產停擺的近憂。
(今年七月以來越南疫情情況)
據市場研究機構 TrendForce 消息顯示,三星第二季度的智能手機產量環比下降了 23.5%。這可能是小米在6月超過三星的主要原因。在二季報中,三星稱“受組件供應短缺和越南工廠生產中斷的影響,公司收入環比下降。”不過,三星也表示,預計其生產水平將在7月底之前恢復正常。屆時小米搭上的這趟“順風車”也將告一段落。
小米在國內也是失地不斷。根據Canalys公布的2021Q1國內手機市場份額數據,國內當前的第一是vivo,以23%的市場份額以及79%的增長速度排名第一,而小米只屈居第四。
把小米送上全球第二的,是小米不斷擴大的國際影響力。目前在印度,小米以29%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一,遠超排名第二的三星(市占率17%)。在歐洲,小米也瘋狂“攻城略地”,彌補了華為退去后的市場空白,第二季度同比增長率達到14%,市場份額達到25%,在歐洲所有其他智能手機供應商面前一騎絕塵。與此同時,三星的市場份額在第二季度下降了 7%,小米的“物超所值”讓三星和蘋果只能死守高端機市場。同時在印度等新興市場,小米的高端機很可能會分到一杯羹。
如果僅看股價,該股票似乎并不太貴。 8月11日,小米股價約為26.9港元,市值為6797億港元,市盈率為 22.5。不過,根據價值大師網的彼得林奇價值(圖中黑線),該股票當前仍然被高估。目前價值大師中文站數據顯示,當前小米財務實力評級為6分(健康),盈利能力評級為6分(較好),小米集團的5年資產增長率42.8%,高于其5年每股收入增長率30.4%,通常說明公司運營效率存在變低的趨勢。“高性價比”帶來的“四面開花”,沒有強記憶點,用戶忠誠度不高也是小米一向的軟肋。
在全球智能機進入存量博弈之后,作為華為歐洲“遺產”的最大“繼承者”,小米要打的仍是一場硬仗。
(小米集團現金負債情況,圖源價值大師中文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