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三季度美股持倉公布:中概股占主力位置 鐘愛前沿生物科技
價值大師網數據顯示,高瓴資本于昨日公布了2021年三季度美股持倉數據。
截至三季度末,高瓴資本在美股市場持有85只證券投資標的,前十大重倉股為 百濟神州(NAS:BGNE) 、 傳奇生物(NAS:LEGN) 、 天境生物(NAS:IMAB) 、On Holding AG(NYSE:ONON)、 京東集團(NAS:JD) 、 賽富時(NYSE:CRM) 、 愛奇藝(NAS:IQ) 、 拼多多(NAS:PDD) 、 BridgeBio Pharma Inc(NAS:BBIO) 、 DoorDash Inc(NYSE:DASH) ,其中6只為中概股。
而在85個標的中,生物科技、云計算和新能源等科技型企業超過60家,占比超過七成。中概股、生物科技、創新經濟與科技依舊是高瓴二級市場團隊的投資主線。
新進18只股票 生物科技占一半
三季度,高瓴資本繼續加大對生物科技的投資力度,三季度新進18家公司,其中有9家為生物科技企業,覆蓋精準腫瘤療法和罕見病治療等領域。
數據顯示,高瓴資本還在三季度增持了5家公司,其中有3家為生物科技領域的企業,分別為 傳奇生物(NAS:LEGN) 、 天境生物(NAS:IMAB) 和 Aligos Therapeutics Inc(NAS:ALGS) 。其中,傳奇生物在三季度更是成為了高瓴資本的第二大重倉股。
公開信息顯示,傳奇生物成立于南京,致力于發現和開發用于腫瘤學和其他適應癥的新型細胞療法。此前,“全球基因合成之王”金斯瑞生物科技曾發布公告,高瓴同時入股金斯瑞以及金斯瑞旗下的蓬勃生物和傳奇生物,業務覆蓋基因合成CRO、抗體藥和細胞基因治療CDMO平臺。
加大科技投資力度 “tech”含量成關注重點
三季度,高瓴資本繼續加倉 賽富時(NYSE:CRM) ,這家去年成為道瓊斯成分股的“新科技之王”,也由第十大重倉股升至第六位。
同時,除了新進9家生物科技公司,高瓴資本在三季度還新進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NAS:AMD) 、 景順航運ETF(ARCA:SEA) 等6家科技公司。
截至三季度末,高瓴資本還持有蔚來、小鵬、理想等新能源車,以及Snowflake、涂鴉智能等云計算、物聯網領域的公司。
此前高瓴曾公開表示,看好未來兩到五年里科技領域的半導體、前沿科技、新能源、智能硬件等四大細分賽道,并將硬科技稱為“歷史性的結構性投資窗口期”。根據媒體統計,今年以來,高瓴在A股參與調研的電氣設備、半導體設備、電子元件等硬科技領域相關上市公司增至43家,占比近40%。
而在一級市場,高瓴也變得越來越“硬核”。去年成立的高瓴創投,第一年投出的200個項目中,80%以上集中在科技與醫療兩大“高tech含量”領域。而今年上半年,高瓴投了80個硬科技項目,近半數甚至為天使、A輪的早期項目,其中更有多家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據統計,整個三季度,高瓴一級團隊持續在先進制造、工業互聯網、工業軟件等硬科技相關賽道頻頻出手布局,投資相關企業超過30家。結合此次美股三季度持倉數據,可以看出,圍繞生物科技與創新科技賽道進行布局,注重項目的“含tech量”,仍是高瓴的投資主線。
美股高漲調整基金倉位 港股價值凸顯加大布局力度
三季度,高瓴資本對部分經過高漲,以及受到環境深刻變化影響的行業進行了調倉。此外港股市場投資價值的提升,也在吸引投資者加大布局。
價值大師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美股市場已經實現了連續7個月的上漲,道指、納指、標普500三大指數分別站上歷史高點。
高瓴資本在美股市場上的持倉也在近兩個季度進行了調整,包括對一級市場投資的 名創優品(NYSE:MNSO) 、 Zoom視頻通訊(NAS:ZM) ,以及 拼多多(NAS:PDD) 、 嗶哩嗶哩(NAS:BILI) 等曾連續創下股價新高的公司在今年都進行了逐步調倉。
同時,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在香港市場IPO、二次上市,不僅為投資機構調整頭寸、布局優質中概股提供了空間,也正在吸引包括高瓴在內的投資機構向香港市場加重配置。
三年來(從2018年8月1日至今年7月31日),已有29家中概股回歸A股和港股。其中,回歸A股9家,回歸港股20家。近一年以來,多家公司將上市目的地由美股轉向港股市場。
近期,高瓴資本就參與了三葉草生物、微創機器人在港股上市的基石投資,此前也連續加倉了諾誠健華。高瓴資本在港股市場還持有先建科技、微創醫療等生物科技公司。
據統計,從2020年至今年11月初,高瓴參與了包括榮昌生物在內的20多個港股市場上的基石投資,大多數為前沿生物科技公司。
此前高瓴二級團隊調倉的四大邏輯也受到了市場廣泛關注,主要包括:
第一:所投企業估值、或者當時市場點位過高了,已經遠超出了企業自身的核心價值,此時會采取賣出和調倉的策略。這種與“追漲殺跌”的操作截然相反,在市場和公司相對高點期間沒有繼續往里面“添油加火”,其實是一種專業、理性的體現。
第二:二級投資團隊自己的變化。在投資與研究過程中,會不斷對自己進行復盤與修正。
第三:公司和行業的變化。所投的公司與行業出現了新的深刻變化,二級投資團隊從而調整策略。
第四:同時要考慮投資機構的資金周期問題,比如某一期PE基金產品到期了,需要在企業IPO后執行退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