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需求暴漲,鋰電池行業當之無愧成為寵兒
?
?
?
先開門見山,說下本文的主要觀點:在未來,新能源汽車將飛速發展,而鋰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心臟,將占據新能源車產業鏈核心地位。
?
下文將從新能源車行業背景及現狀、產業鏈以及行業指數分析來印證這一點。
?
一、行業背景及現狀
?
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汽車的推行乃大勢所趨
?
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地均提高了對環境問題的重視,紛紛提倡“碳達峰”和“碳中和”;中歐美當前是碳排放最大的經濟體,三者的溫室氣體排放全球合計占比52%。其中中國是全球第一大碳排放經濟體,溫室氣體排放量占比超25%,人均排放量比全球平均水平高約40%。
?
為應對二氧化碳排放引起全球進一步變暖,多國簽訂了《巴黎協定》等條約,《巴黎協定》的長期目標是將全球平均氣溫和前工業化時期相比,上升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并努力將溫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攝氏度以內。
?
目前全球超過100多個國家已承諾在2050或2060年實現“碳中和”,而新能源車的推行將是優化全球能源結構的有力舉措。
?
(2)全球新能源汽車迎來爆發期,需求端爆漲將極大推動供給端擴產及相關產業鏈擴張。
?
受益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高速增長,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在5年內增長近9倍。而隨著下游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動力電池也進入爆發期,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從2013年的13.8GWh上升至2019年的116.6GWh。
?
國內市場也迎來了新能源車的大爆發,2019年裝機量達到了62.38GWh。從規劃來看,歐洲已紛紛制定了燃油車禁售計劃,同時還有嚴格的碳排放標準;而中國要求2025年新能源汽車占汽車產銷達到25%,并制定了雙積分等政策,預計未來發展新能源汽車將是全球各國的首要選擇。
?
11月 12日,中汽協發布新能源汽車月度數據:10月份,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9.7萬輛和38.3萬輛,同比增長133.2%、134.9%,環比增長12.5%和7.2%;1-10月間,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56.6萬輛和254.2 萬輛,同比增長 175.3%、176.6%。
?
二、產業鏈分析
?
新能源汽車主要包括上游鋰電池及電機原材料,中游電機、電控、電池以及下游整車、充電樁和運營三個環節。
?
其中在中游環節,電池產業鏈相對比較復雜。電池主要由正極、負極、隔膜以及電解液組成。放電原理及各部件作用如下:
?
放電時鋰離子與電子從負極脫出,電子經由外部電路達到正極,而鋰離子則通過電解液進入正極。鋰離子、正極材料以及電子在正極重新結合完成電流傳導,隔膜主要是將正極和負極隔離從而防止短路。
?
正極材料種類較多,包括磷酸鐵鋰、鈷酸鋰、錳酸鋰以及三元鋰,三元鋰主要指鎳鈷錳酸鋰NCM,也包括小部分的鎳鈷鋁酸鋰NCA,對應上游原材料主要為鋰礦、鈷礦、鎳礦以及錳礦等;
?
?
?
負極材料以石墨為主,包括人造石墨與天然石墨等,隔膜以聚烯烴材料聚丙烯PP 以及聚乙烯PE為主,電解液主要成分為六氟磷酸鋰。
?
電控環節主要是控制類硬件與線束,電機上游主要是永磁材料與硅鋼片,原材料分別為稀土與鐵礦石。
新能源汽車的成本構成中電池環節占比最高。
?
從新能源汽車的成本構成來看,電池成本在整車成本中占據 42%,電機電控成本占比相近,分別占據 10%和11%。
?
傳統能源汽車中發動機與變速器構成核心動力總成部件。
?
?
?
?
?
?
?
新能源鋰電池指數主要聚焦于儲能設備、乘用車和其他化學制品等細分領域優質企業,涉及上游鋰礦,中游加工,下游整車制造與控制系統全產業鏈覆蓋,且成份股具備一定的規模、技術及研發實力。
就目前來看,受益于宏觀貨幣政策寬松與積極的行業政策推動,相關公司均具備大市值、高成長性與高景氣度的特點。
從供求關系上來看,隨著新能源車滲透率逐步加大,相關產能釋放明顯不足,受消費回暖與全球疫情復蘇的影響,新能源車這一兼具科技與消費屬性的板塊行情有望持續。
下圖則表明鋰電池指數能夠跑贏同時期滬深大盤以及新能源車整體板塊指數,這說明其能夠創造一定的超額收益。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