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單季爆虧過百億,是“有魄力”還是“不靠譜”?
? ?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長橋海豚投研?
? ? ?公眾號id:haituntouyan
美團(HKSE:03690) 11 月 26 日港股盤后發布 2021 年三季度財報:收入 488 億,小超市場預期 486 億,調整后凈虧損 55 億,市場預期 52 億虧損,小幅遜于市場預期。
而不調整的話,美團的虧損初看起來,真得很嚇人:因為不足 500 億的收入,虧就虧掉了上百億,不過這里含 34 億的反壟斷罰款。
但海豚君通篇看下來,這個季度的美團無論是經營端、收入端還是利潤端,所謂的超預期或者低于預期,只能說是在合理的誤差范圍之內,沒有真正的意外。
當然,市場的預測和預期是可以被引導的。海豚君走出預期差,來還原這個季度真實的美團的話,看到的依然是基本面穩如磐石、執行力穩定在線、新業務猛烈進擊的 “靠譜” 美團,與以往幾個季度并無差別:
(1)永遠的定心丸:一手外賣,一手到店
a. 外賣:由于三季度幾次較大的散點疫情爆發在了廣東、南京等這樣的外賣 “糧倉區”,美團外賣增長受到了一定影響,同比增速有所放緩,但是三個月外賣訂單金額同比增長 29%,接近 2000 億,而且外賣客單價高位之上還有小增。
而這個季度外賣傭金率持續 “低調”,在當前的宏觀大環境下,無論面對騎手還是商家,都更講求生態的平衡,不能竭澤而漁,加上二選一拆雷,這個數據短期停滯并不意外。
只是這個季度,由于異常天氣的騎手補貼,美團外賣利潤又變得稀薄了:單均只有二毛二,遠低于上季度接近七毛的綜合單均利潤。不過,海豚君扒了扒市場的預期,這個數似乎早在賣方預期之內,因為大家普遍的預期都是兩毛錢。
b. 到店與酒旅是持續穩定而優秀的發揮:這塊業務已經成了美團當下穩到不能再穩的定心丸,不管外賣季節和疫情導致的起伏不定、抑或新業務節節攀升的虧損水位,到店酒旅一直穩如磐石。
這個季度雖然酒店業務增長一般,但由于到店火熱,整體到店酒旅收入增長依然達到了 33%,利潤率由于高毛利廣告占比的提升利潤率還創下了 43.9% 的新高,超過了市場預期的 40%。
綜合下來,這兩項成熟業務作為美團的估值支撐業務,發揮依然非常穩定,破除壟斷的監管措施對美團的影響并不明顯。
(2)新業務虧損再次拉爆
a. 在優選、買菜甚至出行的高額投入下,新業務收入創下了 137 億的新高,同比增長 67%;而經營虧損更是達到了 109 億。海豚君粗略判斷,美團優選的虧損估計在 75 億上下,稍超公司之前的指引。考慮到三季度夏季高溫對生鮮品的存儲和運輸有更高要求,可能也是導致這個季度虧損暴高的一大原因。
b. 當然虧損買來的用戶新增也依然在高位:這個季度美團年活用戶數相比上季度末新增 3900 萬,總數已接近 6.7 億,剛剛邁了過 6 億大關,就要跨入 7 億門檻;
這里稍微回溯一下:10 月 8 日 34 億反壟斷罰款落地后,美團股價從 250 左右反彈到 300 左右就消停了,這也與長橋海豚君在此前兩篇文章《估值大縮水要被拋棄了?美團的回答卻很 “長情”》、《美團優選:美團的下一個 “傲人曲線”?》中的判斷較為一致。
而此次財報后,長線看美團的話,依然可以看到美團在餐飲外賣和到店業務上的深厚壁壘,長線資本信仰牢固不破,而信仰存在,價格就難破位。
但短線考慮,后續即使四季度業績持續強勁,從明年開始,美團外賣用工的合規成本就要逐步開始體現到美團的業績當中,在騎行環境相對惡劣的冬夏季節里由于騎手補貼等,有可能出現外賣單均的利潤改善空間無法覆蓋新增的用工合規成本。
這一短線邏輯也會壓制美團的資本市場表現空間,導致短期能投美團的窗口機會并不多,恐怕資金從 300 港元逐步回落的過程中也部分體現了這一短線考量。
關于美團的研究,也可以參考長橋海豚君近期發的《繳罰款、上社保,美團還剩幾分信仰?》以及《殺瘋了的阿里、美團和拼多多,電商流量混戰后有真壁壘嗎?》。
以下是詳細內容:
1.外賣交易額比想象得稍好
美團點評本季度外賣業務交易總額(GTV)為 1971 億元,同比增長了 29%,算是稍超市場預期的 26%-28%;就本身增長趨勢來看,考慮到 8 月疫情散點爆發較為嚴重,對外賣影響較大,這樣的增長已算比較強勁。
從單量和單價分別來看的話,這個季度更加吸睛的外賣單價的增長:
(1)這個季度,外賣客單價 49 元,同比增近 4%,去年疫情之下連鎖 + 高端餐飲紛紛觸網之后,今年整體外賣單價高位維穩還有增長,算是個小驚喜。
(2)外賣單量達到了 40 億單,同比增長達到了 25%,相當于騎手們每天送出接近 4360 萬單,訂單密度在持續提高。不過增速上,應該是受到了疫情的明顯干擾,尤其是八月份,疫情導致多個外賣糧倉型城市受到影響,騎手送外賣有一定難度。
2. 外賣變現率依舊 “低調”
這個季度收入稍稍低于外賣交易額的增長,實際同比增長 28%;主要因這個季度變現上稍顯低調:三季度變現率 13.4%,稍低于去年同期剛走出疫情后的 13.6%,應該與當前環境的商戶傭金讓利有關,而廣告變現率與去年同期基本一致。
3. 又到騎手補貼季,單筆利潤區區兩毛
三季度,疫情在廣東、福建等多個外賣大城爆發,除了影響外賣單量,還影響了外賣的交付成本,再加上天氣暴熱,以及洪澇災害等,這個季度騎手的補貼又上來了。
上季度外賣利潤旺季做到了單均接近七毛的外賣利潤之后,這個季度又掉到了兩毛二(外賣整體經營利潤 8.8 億),與市場預期一致。
由于不是半年和年報,美團這個季度沒有單獨披露 1P 履約的外賣騎手履約成本。不過考慮到美團在成本端大量的支出均由外賣業務帶來,而這個季度毛利率又低于市場預期,騎手應該也給美團帶來了不小的成本壓力。
4. 到店:穩如磐石的優秀發揮
這個季度到店酒旅業務收入一共實現了 86 億,同比增長 33%,與大多數市場預期基本一致。具體來看:
1. 酒旅:間夜量 1.2 億,同比增長 5%;本來三季度是攜家帶口的暑期出行旺季,但這個三季度的間夜量還低于二季度的 1.4 億,疫情散點爆發 + 持續的清零政策對酒旅影響肉眼可見。
2. 在 86 億的到店酒旅收入中,傭金收入(以酒旅業務與到店套餐交易相關)增速 24%,達到了 41 億,酒旅放緩對收入增長顯然非常明顯,考慮到酒店 5% 的間夜量增長,相當于其余的增長應該主要是由到店套餐交易帶來。
3. 海豚君這一推斷也與到店業務的另外一種變現模式契合:與大眾點評 APP 密切相關的到店廣告(到店綜合、到店餐飲等)增長依然非常高,達到了 42%,到店廣告收入 45 億,受疫情影響較小。
而且,也因為廣告這種高毛利的收入增長較好,這個季度到店酒旅經營利潤又超預期:經營利潤 38 億,到店酒旅利潤率又飆到了新高度,達到了 43.9%,妥妥的造血業務,而且明顯超出了海豚君看到的大多數市場預期 40%。
5. 新業務虧損再次拉爆
社區團購美團優選業務所在的新業務整體收入 137 億,同比增速高達 67%,也與市場預期完全一致。
而虧損則到了 109 億,市場大多數預期是在 106 億以內,這樣下來,海豚君估計美團優選單體的虧損可能有 75 億上下。
但按照美團的說法,今年下半年社區團購在虧損絕對值上應該能夠達峰,目前美團已經在通過砍掉低效團購、放棄部分引流團長來持續優化每單的虧損。
而巨額虧損之下,運營端的效果也是 “杠杠” 的,這個季度美團的新增買家依然是紅紅火火的狀態:
美團截止這個季度的年活買家數達到了 6.68 億,相比上個季度末又增加了 3900 萬,雖然這個季度監管壓下了社區團購的瘋狂價格戰,導致美團的獲客不及上個季度的 5900 萬,但一季接近 4000 萬的新增依然是相當高。
而監管按下之后也算有好有壞,很多小玩家因為融不到錢都已逐步退出市場,目前市場相對大的玩家只剩下了美團、拼多多、阿里和京東。
當下京東也在優化城市,暫停開城的狀態,整個競爭的白熱化程度下降了很多,在這種狀態下,美團是當仁不讓的頭部玩家。
在其他重要數據上:
1. 美團點評本季度營收 488 億元,同比增長 38%,所謂小超市場預期的 486 億,只能說是在合理的誤差范圍之內,如果非要問哪部分貢獻了這 2 億的差距的話,大概率是外賣收入,因外賣交易額算是小超預期。
2. 本季度毛利潤 108 億元,毛利率只有 22%,明顯低于市場預期的 23.8%。
考慮到這里的成本主要是美團外賣業務中的騎手成本,毛利率低于預期背后應該主要是異常天氣加疫情之下,騎手的配送補貼比較多,導致騎手成本較高。
另外還有一個可能因素是,目前新業務當中的前置倉模式——美團買菜業務,目前增長也比較快,對成本端的壓力同樣較大。
3. 新業務補貼 + 人力上升,費用飆得有點夸張
本季度銷售費用達到了 114 億,同比增速雖然比之前兩個季度放緩了一些,但依然達到了 95%;銷售費用率 23%,依然是毛利率(22%)無法覆蓋單項銷售支出的狀態。
而且,這個季度比較夸張的是:美團激進招人 + 加薪的做法持續全面作用于費用端:研發和行政費用在去年已經相對較高增長的基礎上持續高增,其中研發同比增長 59%,管理費用同比增長 69%,合計費用率達到了 14.5%。
最終,美團這個季度主營業務的經營虧損(不含投資浮動、金融資產減值與其他雜項)達到了高達 77 億,虧損率 15.8%,創下十個季度以來的新高。
而且要注意的是,海豚君卡到這里的虧損,并不包括前段時間被罰的 34 億反壟斷罰款,這部分一次性罰款被美團放到了三季度的其他損益當中,并最終導致這個季度的經營虧損高達 101 億,也遠遠超出了市場預期的 73 億人民幣虧損。
不過考慮到罰款已是明牌,而且是一次性支出,這樣的經營虧損沒有參考性,重點應該看經調整凈利潤:本季度美團凈虧損 55 億,市場預期 52 億,依然是稍稍不及市場預期的狀態。
這背后主要因素,在海豚君看來,應該主要是新業務的虧損有點稍預期,估計是社區團購夏季因為天氣炎熱,支出較為嚴重,其他如外賣和到店其實均與預期一致。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長橋海豚投研?公眾號id:haituntouy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