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有多重視ESG投資?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四大將ESG業務作為發展重點將為其提供兩大機會,一是利于審計業務擴大,二是扭轉自己的形象,使自己從丑聞纏身的公司到專注氣候變化、企業多樣性的專家,從而贏得客戶的信任。
普華永道將發展重點放在ESG上面,計劃擴招10萬員工,并投資120億美元在ESG業務人員招聘、培訓、技術和交易方面,旨在爭奪ESG市場。
除此之外,普華永道將在美國和亞洲推出“信任領導力學院”,以培養客戶的商業道德和ESG理念。
其全球主席稱,該計劃將重新定義和塑造公司的品牌,確保公司對客戶和世界的價值。
德勤與世界自然基金會合作,面向33萬員工,推出“氣候學習計劃”,提高員工對氣候危機嚴重性的認識,包括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其經濟、社會和環境影響。
近期,畢馬威幫助宜家分析瑞典家具原材料提供商在社會和環境方面風險情況,同時為印度發行的首只綠色債券提供咨詢服務。
安永推出行業內首個采用機器人技術的ESG管理平臺,為企業提供智能化、一站式的ESG解決方案,幫助實現企業ESG管理流程優化,助力企業ESG管理轉型。
此外,安永積極嘗試提出新的國際準則來衡量企業可持續性發展情況。
?
《金融時報》稱,四大大力發展ESG業務這一戰略是十分明確的,但其自身結構和規模是否和宣傳的相匹配,能否落實相關計劃,就不得而知了。
海爾智家(OTCPK:HSHCY,HKSE:06690)、騰訊控股(HKSE:00700) 、阿里紛紛加碼ESG
海爾智家、 蘋果(NAS:AAPL) 、 阿里巴巴(NYSE:BABA) 、騰訊等許多全球化知名企業都開始發布ESG報告。那么,ESG報告背后企業要做哪些努力?
國內投資者對ESG比較陌生,但是ESG早已成為國際投資市場的熱點。
ESG代表著三個單詞的縮寫:Environment(環境影響)、Social Responsibility(社會責任)、Corporate Governance(公司治理)。
自2016年起,香港交易所就要求上市公司發布定期的ESG報告。截至2020 年年中,滬深300指數中大約86%的企業已經發布ESG報告,和標普500企業中90%的報告比例大致相當。
這是有別于傳統財務指標,用于衡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全新標準。截至2021年4月底,全球ESG基金規模超2.1萬億美元,上市股票投資占比55%。
ESG投資基金多為養老基金,因為它們更注重投資的長期性和安全性。
一家企業如果在ESG上得分高,意味著其對環境、社會和公司內部治理都非常出色,意味著企業能長久存在。特別是在全球各國都越來越重視企業社會價值的時候,顯得更加重要。
目前,國內也在大力推進碳中和,ESG投資概念引入中國投資市場也成為必然趨勢,海爾智家、騰訊、阿里也紛紛加碼ESG。
作為在全球市場深耕30多年的海爾智家,其在ESG方面的布局遠遠領先國內企業公司。
據Wind數據顯示,按照Wind ESG指標體系細分的27個議題、300多個指標進行評分,海爾智家ESG綜合得分為8.10分,ESG評級為AA,為國內行業最高水準。
騰訊公司在2020年業績報告中首次闡述了2020年ESG實踐情況,包括在碳中和、未成年人健康網絡保護、用戶隱私保護、管治體系等ESG議題方面的認知和進展。
阿里巴巴CEO張勇在烏鎮互聯網大會上提出,圍繞國家的共同富裕和碳中和目標制定戰略,是阿里ESG戰略的重中之重。
出色的ESG成績也吸引了更多國際長線基金的投資。以家電企業為例,海爾智家的ESG評級AA,8.21分、美的集團(SZSE:000333)的ESG評級A,得分7.44分、格力評級BBB,得分6.37分。
三家白電公司ESG評分與外資持倉比例正相關。
海爾智家這種ESG評分高的公司,吸引了更高的外資和機構持股比例增長,也推動了公司股價和市值的增長。
12月16日、17日,阿里巴巴集團在線上舉辦2021年投資者日。當晚,張勇宣布將ESG確立為公司未來發展的價值基礎,并分享了阿里巴巴的碳中和目標:到2030年,阿里巴巴自身運營實現碳中和,協同生態上下游,共同實現碳排放強度較2020年減半,并開創性地首推“范圍3+”的維度,到2035年帶動生態累計減碳15億噸。
與此同時,更大的社會責任方面,阿里巴巴未來將聚焦科技創新、經濟發展、高質量就業和支持弱勢群體等四大方向。
不僅如此,阿里巴巴目前已經在董事會層面成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為ESG戰略提供組織保障,并形成兼顧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的管理體系,為履行社會責任做出持續努力。
*本網站及其相關通訊中的信息無意成為,也不構成投資建議或推薦。在任何情況下,價值大師網都不對任何會員、顧客或第三方因使用網站上發布的任何內容或其他材料負責。本網站及網站發布的相關通訊中的信息無意成為,也不構成投資建議或推薦。本網站上的信息不以任何方式保證其完整性、準確性或任何其他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