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框架
本文首發于雪球,原作者ConsciousInvestor。價值大師網已獲轉載授權。
原文鏈接:https://xueqiu.com/5334819318/209815132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由邁克爾·波特(Michael Porter)于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對企業戰略制定產生了全球性的深遠影響。五力分別是:供應商的議價能力、購買者的議價能力、潛在競爭者進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業內競爭者現在的競爭能力。

圖源: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在信息平臺經濟時代下,還有來自底層架構的競爭性力量釜底抽薪,比如 蘋果(NAS:AAPL) 手機中自帶的apple pay替代paypal,iMessage替代whatsapp; windows捆綁IE替代網景, 微軟(NAS:MSFT) Azure中的PaaS和各種SaaS會逐漸替代各種熱門軟件和平臺。電信移動聯通的數字人民幣支付會逐漸替代支付寶;所以Meta Platforms Inc(NAS:FB)的小扎立志破釜沉舟做元宇宙的底層架構,不愿再寄人籬下。企業成本項中的各個項都是上游供應商,以各種隱形力量集合供應以增加其對上下游議價力,形成自然行業壟斷或組織,比如歐佩克等卡特爾,還比如中國各地都是以縣和地區的形式形成某一細分產品的高度地理性集中也是壟斷性購買以降低成本和提高售價的方式。工會組織提高勞動力的壟斷議價力,工廠必須千方百計阻止。還有美國的醫療協會(AMA)和細分專業協會壟斷美國普通科和各專科醫生的供給,是美國醫療體系低效的一個重要原因。
圖源:pixabay
下游客戶通過合作可以集合購買形成壟斷性購買力和議價權,比如醫療保險業合作單分出藥品管理保險PBM,增加對藥廠的議價力,醫院合作出買方統購組織GPO。美團(HKSE:03690)和拼多多(NAS:PDD)的拼團、社區團購買菜也是集合購買需求,以拿到最低售價。匯集購買力的平臺型行業都如此創造價值,比如Costco和沃爾瑪。替代產品和服務是最難以發現的。在信息產業時代,競爭對手會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現,讓整個行業成為多余和消失,比如線上游戲、社交、視頻替代線下娛樂場所,抖音小紅書等替代長視頻(愛奇藝、優酷)。數字法幣(DCEP或美元穩定幣) 可能替代整個支付產業如 維薩卡(NYSE:V) 和 貝寶(NAS:PYPL) ;SPACEX的星鏈會替代5G運營商。
圖源:pixabay
同行競爭靠彼此提供的差異化的競爭,差異化低的行業就是commodity,注定投資回報率很低,這是中國股市大盤長期資本回報低(ROIC)的主要原因。品牌消費品各自都是獨特的(白酒、水和飲料等)也就具有較高的回報。準入門檻:規模效應是最常見的準入門檻,但信息數字時代,使這個門檻沒有那么高。一個改進優化和新功能的APP加燒錢買用戶可以替代一個很大的商業帝國,比如拼多多攻克淘寶。對投資者來說,科技越難顛覆的行業結構(科技可以被利用降低成本),變化最慢的行業,越不性感的行業反而是更能持久盈利和有高投資回報的行業,比如巴菲特的可口可樂,鐵路,公共能源,保險業等。
圖源網絡
*該作者的觀點僅代表其個人意見,不代表價值大師中文站認可其投資觀點。在任何情況下,價值大師網都不對任何會員、顧客或第三方因使用網站上發布的任何內容或其他材料負責。本網站及網站發布的相關通訊中的信息無意成為,也不構成投資建議或推薦。本網站上的信息不以任何方式保證其完整性、準確性或任何其他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