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管理人的ESG偏好
概述
在碳達峰碳中和、共同富裕等重大國家戰略引領下,基金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投資迎來發展新機遇,中國ESG事業進入加速發展階段,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國內ESG公募基金產品數量及規模迎來爆發式增長。
?
在碳達峰碳中和、共同富裕等重大國家戰略引領下,基金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投資迎來發展新機遇,中國ESG事業進入加速發展階段,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國內ESG公募基金產品數量及規模迎來爆發式增長。
而為了推動中國ESG發展的組織建設,2021年,ESG中國論壇春季、冬季峰會上,分別成立了中國ESG專家智庫和中國ESG評級國家隊,并且在ESG專家委員會下設立“中國ESG示范企業”,共同推動中國ESG體系建設。而在ESG體系的建設中基金管理最不容忽視,原因如下:
首先,在2013年我國出現第一只ESG主題基金,而截至2021年9月23日,國內目前存續的以ESG直接命名的主題基金達27只,泛ESG基金達188只(不同份額未合并),總規模更是突破了2200億元,較2020年末近乎實現翻倍。另外在現有的134家有基金產品的國內公募基金公司資產凈值規模約23.26萬億。基金的ESG投資布局邁入快車道,占據ESG半壁江山。
據不完全統計,包括嘉實、華夏、匯添富在內的68家基金公司參與發行泛ESG主題基金。而對于基金公司來說,基金公司的資產凈值規模越大,在資本市場上的影響力越大,引導ESG投資的能力也越大。
但是目前在中國基金ESG責任投資意識亟待提升的問題,《中國ESG投資藍皮書(2021)》研究發現,部分基金公司資產凈值規模大,但ESG指數得分較低,即使易方達基金、天弘基金和博時基金等資產凈值規模均超過數千億元的基金公司,其ESG指數也不及格。
具體來看:僅17.91%的基金公司設置了責任投資政策/目標,超八成基金公司仍缺乏明確的責任投資政策/目標。易方達基金、天弘基金和富國基金尚未制定清晰的責任投資政策/目標。
?
僅博時基金聲明“做投資價值的發現者”,將遵循ESG投資原則,將ESG因素納入投資決策和所有權實踐,更好地實現風險管理,力爭為持有人創造長期可持續的價值回報。
而設置責任投資領導機構、專門部門或專職人員從事ESG投資相關工作的基金公司不足一成。依據公開渠道信息,規模最大的易方達基金,也尚未設置責任投資領導機構,也未明確專職部門或人員開展ESG投資工作。其表現得不足正是我們需要去重視它的原因之一。
其次,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買或不買ESG相關的主題基金,關鍵在于ESG基金是否能取得更多收益。
有研究表明,A股上市公司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期間,跌幅越大的股票,整體ESG評級越低;高評級的ESG公司在面臨系統性風險時韌性更強。對于基金投資者來說,選擇ESG相關基金意味著投資更為穩健。
目前境內外ESG投資策略可以歸納為五類:積極篩選、消極篩選、ESG整合、可持續主題投資及影響力投資。積極篩選:根據ESG準則,從ESG樣本區間內選取ESG評分高的公司作為成分股。
消極篩選:根據ESG準則,從ESG樣本區間內剔除ESG評分低的公司,剩余的公司作為成分股。如前文提到的滬深300 ESG。ESG整合:將ESG評分融入到的投資決策中,根據ESG評分分配權重。通常ESG整合策略當中也會結合運用負面篩選策略。
而在當前,投資者正在逐步將ESG納入其決策中。很明顯,基金公司以及開始衡量和管理某些ESG考慮因素,尤其是在其運營中。通過了解這些因素對企業價值創造的復雜性,投資者可以做出更好的長期投資決策。ESG將逐漸走進國內投資人的視野。可以預見的是,即使在一段時間內都將是較小眾的基金賣點,其滲透率將逐年提升。
另外,目前國家越來越重視了對于基金管理人ESG管理能力建設。事實上,世界范圍內,基金管理人等投資及資產管理機構對ESG議題的關注和實踐已有多年的歷史。
?
2005年,時任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牽頭發起了負責任投資原則(PRI)及相關倡議,于2006年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發布公告。PRI是一個由全球各地資產擁有者、資產管理者以及服務提供者組成的國際投資者網絡,致力于促進更可持續的投資。
該組織鼓勵投資者采納六項負責任投資原則,世界范圍內許多的投資及資產管理機構也通過踐行這些原則而獲得了不錯的回報或避免了損失。
這六項原則包括:1.將ESG議題納入投資分析和決策過程。2.成為積極的所有者,將ESG議題整合至所有權政策與實踐。3尋求被投資機構適當披露ESG信息.4.推動投資行業接受并實施PRI原則。5,建立合作機制,提升PRI原則實施的效能。6.報告PRI原則實施的活動與進程。
而此投資六項原則為包括基金管理人ESG管理能力建設提供了一些方向性的指導。此外,由于ESG相關的信息已經逐漸被很多證券交易場所納入信息披露要求中,在各大市場上,可供研究學習的ESG相關報告數量都比較充足。
道瓊斯、富時羅素、MSCI等主要評級機構也推出了與ESG相關的指數產品,例如MSCI ESG領導者指數(MSCI ESG Leaders Indexes)、MSCI ESG關注指數(MSCI ESG Focus Indexes)、MSCI責任投資指數(MSCI SRI Indexes)、MSCI ESG廣泛指數(MSCI ESG Universal Indexes)等,并且公布了其評級框架。
基金管理人在評價某個投資機會時,可以充分借鑒評級機構的ESG評價體系,將來,若其投資的公司因ESG表現突出而獲得這些評級機構的上調評級,甚至獲得評級機構頒發的ESG相關獎項時,這些公司的證券價格將有很大的可能性得到提升,基金表現也會因此而提升。
因此,在政策、投資者偏好、ESG整合趨勢等多重因素驅動下,投資者逐步將ESG標準加入到對基金產品和基金經理考核和篩選中。相關機構數據研究發現,“雙碳”等環境政策對基本面的影響已經開始體現在市場預期和股價中。
*該作者的觀點僅代表其個人意見,不代表價值大師中文站認可其投資觀點。在任何情況下,價值大師網都不對任何會員、顧客或第三方因使用網站上發布的任何內容或其他材料負責。本網站及網站發布的相關通訊中的信息無意成為,也不構成投資建議或推薦。本網站上的信息不以任何方式保證其完整性、準確性或任何其他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