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式物流”支援上海,京東做對了什么?
概述
沸沸揚揚的輿論場上,迎面撲來的如潮水般的感動與夸贊,昨日一個名為“京東物流”的詞條意外登上微博熱搜榜,在這個新聞詞條下有不少網友都在感慨,原來在自己有生之年還能見到這樣一幕。
“你可以永遠相信京東”
“有點淚目了。”
“我對京東的好感上升前所未有,有企業的社會責任感。”
“紀念‘京東物流’成為熱搜的一天!”
沸沸揚揚的輿論場上,迎面撲來的如潮水般的感動與夸贊,昨日一個名為“京東物流”的詞條意外登上微博熱搜榜,在這個新聞詞條下有不少網友都在感慨,原來在自己有生之年還能見到這樣一幕。
事情還是要從一張被全網瘋狂轉載的聊天截圖開始講起。
截圖中,有網友爆料:為了盡全力保障疫情地區物流供應,京東開始搞“自殺式單向物流”,即準備14批人依次進入上海,以14天為一個周期就地隔離,與此同時前一批人進入后,下一批人接著進,通過循環實現每天都有物流運輸。
據了解, “京東將為上海提供超過1600萬件米面糧油等民生商品,可保障上海京東用戶近1個月的日常供應。”
4月10日上午,在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京東集團副總裁王文博回答相關問題時表示。
與此同時,餓了么資深副總裁肖水賢也在同場發布會上透露,過去一周,該公司已在上海新增2800名騎手重返崗位,平臺新增4000多商家,恢復開業接單。
由于上海全域持續實行靜態管理,普通市民遭遇的最大困擾,就是生活物資“買不到”、“難買到”。
解決這些難題,無疑需要擁有完善供應鏈基礎設施的企業,去發揮長處,打通供應鏈上的每一環節。
一直身在上海的王文博透露,他對于封控期間市民線上購物的種種擔心深有體會。
作為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企業,京東集團目前已加入上海市保供體系,將切實擔起新型實體企業社會責任,依托京東集團的供應鏈基礎設施,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全力以赴投入到上海抗疫保供工作中。
京東集團副總裁王文博 圖源:京東集團
針對市民擔心的物資購買難題,王文博介紹,京東將聚焦民生物資,重點加大食品、母嬰、藥品等物資的供應力度。
通過緊急全國調撥,目前首批重點保供物資已通過京東物流專人專車運抵上海,包括超8萬件母嬰物資,比如嬰幼兒奶粉、紙尿褲,超10萬件藥品及防疫物資,還有10噸來自新疆的羊肉等。
一些科技資訊披露了新任京東CEO徐雷在朋友圈的表態,譬如“貨物不是問題”、“運力不是問題”、“我們(京東)終于可以使勁了”!
剛接替劉強東就任京東CEO職位的徐雷,多番底氣十足的喊話,顯然是可以代表京東方面的言論。
但事實上,為了積極配合各地疫情防控、減少物流環節引起的傳播,即使是京東自建儲備與中轉貨倉、乃至于自營派送體系,多地區的快遞訂單都出現了配送延遲。
京東遭遇了上海營業部“被”暫停運轉,問題卻遠不止如此。
各路“外地”奔赴上海支援物流的工作人員,睡在了“大街”小巷。包括橋洞下面、公園座椅等處,都被發現有京東“小哥”物流工作人員的身影。
地面上鋪一層紙盒子的“席地而睡”,可以認為徐雷等京東公司高層“早有知悉”,也難以撇清的是:京東方面有些不計后果的證明、略顯草率的表現。
但在這樣的情況下,也確確實實沒有太多可以選擇的余地,能夠毫不猶豫的站出來已非常難得,京東平臺訂單的各類貨物,對比一下當地“萬元跑腿”,我們更應該本著“向善”的角度,認可并鼓勵主動擔起責任的企業、人士,
值得一提的是,當地某些酒店或賓館方面,也“后知后覺”的宣稱可以幫忙協調了。
京東的社會責任感源于創始人。早在十余年前,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劉強東在親自支援汶川地震回來后曾定下一個原則,當我們國家、社會發生任何災難的時候,京東就近倉儲的負責人有權力,而且必須把庫房里所有需要的貨物全部捐給災區。
曾經支援武漢,現在奔赴上海,劉強東一直強調的那句:“每當災難發生的時候,京東的物資永遠是第一個到達災區的,我希望京東能夠為這個時代和社會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如今或許早已成為刻進京東人骨子里的企業基因。
同樣的決心之下,京東亦面臨著一場訂單與運力雙超負荷的時代大考,最終能否在這場大考中交一份滿意的答卷,結局未可知。
但至少每到關鍵時刻,都敢于站在最前面做出承諾,付出行動,這對于一家企業而言更體現了其在選擇之下的使命與擔當。
原作者/譯者的觀點僅代表其個人意見,不代表價值大師中文站認可其投資觀點。本網站及網站發布的相關通訊中的信息無意成為,也不構成投資建議或推薦。本網站上的信息不以任何方式保證其完整性、準確性或任何其他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