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克希爾的下一個主要價值驅動因素:鋰
向電動汽車的過渡才剛剛開始。總有一天,世界將需要最終走向完全可再生能源的未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通過將耗油量大的汽車換成帶電池的汽車來實現交通綠色。
要克服的最大障礙之一是采購足夠的原材料來生產電動汽車電池。關鍵的電動汽車電池材料包括鋰和鈷,雖然這兩種金屬并不是特別稀有,但它們可能很難提取。
更重要的是,世界還沒有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開采這些金屬。考慮到我們設法為汽油動力汽車的催化轉化器獲得了足夠的鈀、銠和鈰,應該有可能為電動汽車電池開采足夠的鋰和鈷;這只是投入資源和精力的問題。
伯克希爾-哈撒韋(NYSE:BRK.B)是一家正在考慮抓住利潤豐厚的鋰市場機會的公司可再生能源部門,BHE Renewables。這家子公司 沃倫·巴菲特的傳奇企業集團正在研究化學工藝,以便從目前從中產生地熱能的湖泊中提取鋰。此外,根據加州能源委員會的數據,該湖估計有足夠的鋰來滿足美國未來100%的需求。這會成為伯克希爾的下一個重要價值驅動力嗎?
鋰市場機會
Statista估計,到2030年,全球對鋰的需求可能超過211萬噸,高于2021年的46.5萬噸。
美國對鋰開采的需求可能會更快地增長,因為與許多其他事物一樣,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美國越來越多地從其他國家購買鋰,以利用更便宜的勞動力成本和不那么嚴格的人權保護。
這意味著美國因鋰需求的激增而措手不及。當需求超過供給時,生產者自然會為母國儲備資源,而不是向國外出售。
內華達鋰業是一家在內華達州開發鋰礦的公司的子公司,其政府事務副總裁蒂姆·克勞利說:“沒人能真正預見到需求的激增。”“我們擁有鋰空間已有很長時間,但我們將其沒收給了中國。”
如今,美國的鋰產量不到世界的2%。最大的金屬礦商在南美和澳大利亞,而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鋰離子電池供應國。除其他因素外,這也是美國在電動汽車普及方面落后于中國的原因。
來自索爾頓海的更環保的鋰
盡管需求量很大,但礦工在抓住鋰市場機會方面進展緩慢的原因之一是因為眾所周知,它很難開采。它需要在大量的巖石、泥土和水中四處走動,這個過程會破壞當地的生態系統,甚至眾所周知,它會使附近的城鎮無法居住。
事實上,在智利的阿塔卡馬地區,大規模的鋰礦開采已經摧毀了當地社區,使人們陷入貧困。2016年,中國一家鋰礦發生的有毒化學物質泄漏導致黎齊河中的大量魚類死亡。只有在目前極具破壞性的鋰礦開采方法繼續下去的情況下,這樣的自然災害才會成倍增加。
但是,可能有一種破壞性較小的開采鋰的方法。索爾頓海(Salton Sea)位于加利福尼亞-墨西哥邊境以北,這是一個內陸湖泊,周圍環繞著曾經是度假社區的鬼城。由于干旱和水污染,當地的生態系統崩潰了,現在,它已成為包括BHE Renewables在內的各種地熱能源生產商的家園。
由于有可能更高效、更安全地開采貴重金屬,這個湖下巨大的鋰礦正在成為新的 “淘金熱” 的中心。加州能源委員會估計,該地區每年可開采60萬噸鋰,這將高于2021年全世界的鋰消費量。
索爾頓海的 “環境友好” 潛力來自這樣一個事實,即該湖位于炎熱的變質儲量之上,這使得地熱能的生產成為可能。這消除了使用蒸發池的需要。過去在鋰生產中利用地熱能的努力以失敗告終,但新的開采技術可能會改變游戲規則。
BHE 可再生能源和競爭對手
開發一種從索爾頓海儲量中提取鋰的方法可以從兩種主要類型的業務中獲利。一種是開采鋰本身,另一種是產生地熱能。
這使BHE可再生能源在競爭中領先一步。在該地區目前運營的11座地熱發電廠中,有10座歸BHE所有。
BHE Renewables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艾麗西亞·納普說:“我們已經在所有十個地熱設施中每分鐘將5萬加侖的鹽水抽到地面,” BHE Renewables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艾麗西亞·納普說,“而且我們正在使用鹽水中的蒸汽來產生清潔能源。因此,我們實際上已經走了一半,因為我們手中已經掌握了鋰。”
已經出現了兩個主要競爭對手,它們在索爾頓海地區擁有地熱鋰共同利益:EnergySource和受控熱資源。
EnergySource是該地區目前唯一一座非BHE地熱發電廠的所有者。受控熱資源從零地開始,落后于其他兩個,但它有大量的支持者,包括Lilac Solutions,其中包括杰夫·貝佐斯、邁克爾·布隆伯格和 比爾·蓋茨 (交易, 投資組合)在其投資者中。
外賣
從索爾頓海開采鋰的機會是巨大的。據估計,光是這個小面積就足以滿足美國未來許多年對鋰的需求,這標志著該國幾乎所有的金屬消費量的進口出現了急劇逆轉。
當然,這仍然取決于新提取技術的成功,還有一些競爭對手正在努力樹立自己的足跡。但是,由于該地區已經在生產地熱能,BHE Renewables處于有利地位,因此,如果新的開采技術在規模上與測試一樣成功,那么它最有能力擴大運營。
*該作者的觀點僅代表其個人意見,不代表價值大師中文站認可其投資觀點。在任何情況下,價值大師網都不對任何會員、顧客或第三方因使用網站上發布的任何內容或其他材料負責。本網站及網站發布的相關通訊中的信息無意成為,也不構成投資建議或推薦。本網站上的信息不以任何方式保證其完整性、準確性或任何其他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