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短缺如何威脅全球經濟
概述
在大多數發達國家,獲取水就像打開水龍頭一樣容易。但根據美國墾務局的數據,地球上只有3%的水是淡水。
?
在大多數發達國家,獲取水就像打開水龍頭一樣容易。但根據美國墾務局的數據,地球上只有3%的水是淡水。
其中約2.5%被困在冰川、極地冰蓋、大氣和土壤中,或者被嚴重污染,或者位于地表以下,開采成本難以承受。因此,只有0.5%的水是可用供應新鮮的,嚴重的干旱甚至威脅到這一點。
聯合國一份名為《2022年干旱數量》的報告指出,自2000年以來,干旱的數量和持續時間比前20年增加了29%,從1998年到2017年,干旱造成的全球經濟損失約為1240億美元。
在美國,這個問題在西部地區尤為嚴重,1450英里長的科羅拉多河(Colorado River)已經降至歷史最低水平。
這條河為4000萬人口和500多萬英畝農田提供水源。它的兩個巨大的水庫,米德湖和鮑威爾湖,已經不足30%的容量,露出了沉船,甚至是人類的骸骨。
通往米德湖的船坡道。隨著湖水水位的下降,坡道不得不反復延長。
聯邦政府最近宣布了新的強制節水措施,并要求各州拿出拯救這條河流的計劃。從2023年開始,亞利桑那州每年分配的河水供應將減少約21%;內華達,8%;和墨西哥,7%。
隨著地球水資源的減少,地球變得越來越干涸。
麥肯錫的一項分析預測,到2030年,全球需求將超過供應的40%。非營利組織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的預測更為嚴峻:它預計,到本世紀末,這一差距將達到56%。
大部分需求來自生產日常生活用品的公司。
格雷斯通信基金會的(Grace Communications Foundation)的FoodPrint項目表示,生產一磅牛肉平均需要1800加侖的水,生產一部手機平均需要240加侖的水。據該公司稱,近800加侖用于生產一條李維斯501牛仔褲。
列維·施特勞斯(Levi Strauss)于2011年啟動了一項水資源管理計劃。該計劃表示,截至2020年底,其三分之二的產品是使用其節水整理技術或在符合其水回收和再利用指南的設施中生產的。
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數據顯示,農業耗水量最大,約占全球總取水量的70%。其他需求旺盛的行業包括服裝、能源、化工、制藥和采礦業。
非營利組織CDP的一份報告發現,水風險的潛在經濟影響遠遠大于解決它們的成本。
2020年,公司報告水風險的最大財務影響為3010億美元,比緩解水風險相關的550億美元高出五倍多。
特斯拉(Tesla)最近在柏林附近的電動汽車工廠遇到了與水有關的障礙。該工廠原定于2021年7月投入使用,但遭到了官僚機構的挑戰和當地人的抵制。
當地人擔心,這座工廠每年可能使用多達140萬立方米的水,會給當地來自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供水造成壓力。由于長期干旱、氣候變化和過度使用,這種供應量已經減少了好幾年。
特斯拉(NAS:TSLA) 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在2021年8月參觀工廠時,對記者提出的用水問題一笑置之。“這個地區有很多水;看看你的周圍,”他說。“這里到處都是水。你覺得這里像沙漠嗎?”
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全球水安全研究所(Global Institute for Water Security)主任Jay Famiglietti過去20年一直在分析美國宇航局(NASA)的衛星數據,這是他持續研究的一部分。
Famiglietti被要求在德國觀看一部關于水的公共電視連續劇時,使用了美國宇航局重力恢復和氣候實驗的測量數據,該實驗跟蹤了地球重力場的變化,主要是由水在地球表面上的運動引起的。他發現,在過去20年里,該國每年損失2.4立方公里的水,可能是由于干旱和過度使用地下水等因素。這大約是美國最大的水庫米德湖容量的1.3倍。
特斯拉工廠于3月開業。當地官員表示,這家汽車制造商可以開始生產,條件是工廠滿足環境影響要求,包括與空氣污染和用水有關的要求。
水資源短缺已經成為公司和投資者的一種負擔,通過停產的工廠、管道和礦山,這些資產的價值因水資源問題而被減記。非營利組織CDP和Planet Tracker最近的一份報告發現,135億美元的資產已經擱淺,另有20億美元面臨風險。
美國芯片巨頭 英特爾(NAS:INTC) 公司(Intel)就敏銳地意識到了用水量的嚴重程度,該公司在美國的主要生產基地位于亞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和俄勒岡州。
根據世界研究所發布的《2021年引水渠水風險地圖集》,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的引水渠位于水資源壓力較大的地區。
該地圖集是一種繪圖工具,可幫助公司、投資者、政府和其他用戶了解水風險和機遇在全球何處以及如何出現。
要理解為什么水是最受關注的問題,只需看看那些依賴科羅拉多河的州所面臨的危機即可。
亞利桑那州的錢德勒就坐落在這個焦灼的背景下。這里是英特爾兩個生產園區和1.2萬名員工的所在地。制造半導體的制造工廠或“晶圓”需要大量的水來運轉,從防止雜質損壞芯片所需的“超純水”,到冷卻和設備所需的水。
根據英特爾最新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位于Chandler的Ocotillo園區在2021年使用了約15800兆升的水,約42億加侖。
英特爾首席可持續發展官托德·布雷迪(Todd Brady)告訴巴倫公司,超純水占該公司用水的最大份額,它已經盡可能多地去除了雜質。
芯片及其路徑層層堆積,在制造步驟之間,必須進行清洗,以去除先前完成的層中的溶劑和碎屑。
半導體制造設施也需要水,用于冷卻和去除空氣中的污染物。“大多數應用都使用水,”布雷迪補充說,該公司每年使用約140億加侖的淡水。
英特爾公司正在努力在運營中節約用水,通過水恢復項目與當地社區合作,并利用技術幫助其他人改造他們使用資源的方式。
這家芯片制造商設定了一個“積極用水”的目標,即到2030年,將更多的淡水恢復到當地水域,超過其消耗量。
上世紀90年代中期,布雷迪在英特爾工作時,用了大約兩加侖的水才制造出一加侖超純水——50%的效率。他說,如今,生產一加侖超純水大約需要1.1加侖的水。該公司已經找到了水的再利用方法,并資助了30多個項目將水恢復到當地的集水區。
布雷迪說,在過去的10年里,英特爾的環保努力節約了大約440億加侖的水,足夠為大約40萬美國家庭供應一年的水。
在氣候風險方面,水在投資者中的關注程度遠遠低于溫室氣體排放。這種情況似乎正在改變。
全球水安全研究所的Famiglietti說,“日益嚴重的洪水和干旱、冰川和永久凍土融化、地下水枯竭以及日益嚴重的水資源短缺”的發生速度遠遠超過氣候模型的預測。
投資者正在意識到其中的風險。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提出的氣候信息披露規定預計將于今年晚些時候出臺。如果企業的設施位于“高度或極度缺水”地區,該規定可能要求企業披露重大風險。這項可能出臺的規定遭到了企業的反對,它們認為這項規定缺乏明確性,執行成本將很高。
解決世界日益嚴重的水資源短缺問題——及其投資影響——需要的不僅僅是光鮮亮麗的可持續發展報告。這需要社會許多部門共同努力。專注于科羅拉多河流域的風險基金未來水資源基金(Future of Water Fund)的首席執行官威爾?薩尼(Will Sarni)看到了一線希望。他說:“水資源短缺推動創新,創新又推動投資機會。”
隨著時間的推移,對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而那些能夠長期保障清潔水供應的公司,以及那些將水資源短缺視為重大商業風險的投資者,將會更好地應對干旱年份。
*該作者的觀點僅代表其個人意見,不代表價值大師中文站認可其投資觀點。在任何情況下,價值大師網都不對任何會員、顧客或第三方因使用網站上發布的任何內容或其他材料負責。本網站及網站發布的相關通訊中的信息無意成為,也不構成投資建議或推薦。本網站上的信息不以任何方式保證其完整性、準確性或任何其他方面。
?